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我们
网站地图
我的理臣
首页 课程 直播 录播 题库 新闻 实操 社区
会计培训
|
理臣资讯
就业服务
行业资讯
社区服务
热门专题
限时优惠
您所在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新闻列表 > 依法治理财政有七...

依法治理财政有七招

2015年01月27日 14:56来源:财经网

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执法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推进普法宣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应清醒地看到,建设法治财政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治现象比较突出;制度缺失尚不完备;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财经纪律约束松懈;公平正义任重道远。笔者认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大力推进法治财政建设,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建设。


深化以预算为核心的财政分配制度建设。建立透明预算机制,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大力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及财政政策公开,实行预算公开评审,深化开门办预算。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继续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的统筹衔接和调入机制。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推进三年滚动预算编制,统筹做好年度之间财力安排。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健全专项转移支付设立、评估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科学界定省市县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继续下放项目和资金审批权,着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引入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采用贴息、担保、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后补助、股权投资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深化以国库为核心的财政运行制度建设。除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的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外,预算安排的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实时动态监控体系,构建严密的预算执行监控网络。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和暂付款暂存款等定期清理机制,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杜绝虚列支出或调节收入行为,加强收入缴库管理,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积极稳妥地开展国库现金、专户资金和社会基金运作,深入推进竞争性定存改革。规范权责发生制核算,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市县,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及运营情况。提前编制部门预算,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和支出进度通报机制,严格预算追加,硬化预算约束,促进预算一年、一年预算。强化决算对预算编制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完善决算报表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预决算闭环管理,着力解决决算和预算编制两张皮问题。

深化以市场为核心的财政审批制度建设。坚持市场无形、财政有形,市场无限、财政有限,市场有力、财政有为,市场有序、财政有效的原则,健全市场决定作用的财政体制机制。建立财政负面清单机制,支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健全税收、就业、金融、外贸、社保等政策,稳定和扩大市场需求。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强化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协同配合机制,积极推动银担合作,充实担保机构资本金,并建立扶优汰劣的机制,使之更多地向放大倍数高的担保机构倾斜,发挥担保增信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私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提高社会事业运行效率。

深化以转型为核心的财政监督制度建设。推动财政监督理念转型,积极做好重点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省级财政抓好省级财政监督工作,市县乡财政抓好本级的财政监督工作,县级财政指导乡镇财政抓好村级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推动财政监督目标转型,把财政监督与预算一体、与改革一体、与过程控制一体、与决算一体、与审计整改一体,促进财政管理科学精细、公开透明、绩效提升。推动财政监督方式转型,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等方式,减少财政监督工作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推动落实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财政监督手段转型,推进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强化财政监督的信息技术支撑,善于运用审计、监察、司法等部门监督的力量和成果,充分发挥监督综合叠加效应。推动财政内部监督转型,加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组织管理架构,促进管理控制的程序化和常态化,堵塞制度漏洞、消除管理隐患,确保机关运转严谨有序和业务开展稳健高效。

深化以质量为核心的财政绩效制度建设。夯实财政政策绩效,建立健全分级分类、适用高效、便于操作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严格财政预算绩效,围绕绩效目标管理、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政府采购绩效评价、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试点等方面,强化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创新财政绩效管理,对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财政项目、财政资金,建立分级分层分类的绩效评价制度,坚持对社会事业的支持与效率优先和公共效益最大化挂钩,对企业的支持与增加就业、新增产值、税收贡献度、可用财力贡献度挂钩,加快推进财政涉企项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拓展系统功能,逐步覆盖财政所有资金,建立过程可倒查、效益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追溯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效益性。强化财政绩效责任,压实分类分项、分级分部门的责任,做到花钱要有效、无效必问责

深化以稳健为核心的财政风控制度建设。更加注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认真甄别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将其纳入预算管理,对政府性债务实行科学合理的规模控制,建立积极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政府性债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深化部门预算制度、国库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财政监督制度等,规范理财行为,以财政管理带动和促进预算单位的会计风险管理。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深入查找财政工作中的政策、合规、法律、公共关系、外事、保密、安全等各类风险,明确风险等级,明晰各个节点的工作责任,突出对直接掌管资金分配和政策制定等高风险单位和岗位的权力进行限制,压缩和规范各种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巩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强化单位自查以及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专项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坚决纠正和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坚决整顿财经秩序。

深化以作风为核心的财政队伍制度建设。坚持减少层级、广泛覆盖、扁平管理,突出学习的效率质量与效果,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党纪党规及财政规章制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大财政普法宣传教育,引导财政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践行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完善上门会商服务预算单位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及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严格落实财政系统帮联及政风行风巡查制度,建立健全反对四风长效机制。坚持打铁自身硬,牢固树立理财不爱钱,服务不谋私的理念,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始终绷紧党风廉政这根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促进财政部门安全、财政工作安全、财政队伍安全、财政事业安全。

标签:

热门课程

more


热门课程

录播课程

关于理臣

理臣资讯

社区


扫一扫关注我们
咨询热线:400-835-0088
联系电话:0592-5811799
工作时间:9:00-21:00
ICP备案:闽ICP备14004993号